搜贴子 搜作者(贴子) 搜作者(回复)
中山家教网首页 | 
社区首页 > 家长论坛 > 浏览
楼主
从家教实践分析普通学校英语教育
这个寒假,我和暑假一样,在家接了几个初三的学生的英语家教。由于他们的大多数都来自普通初中,其英语基础不好,所以教起来也只能从最基础的“主+谓+宾”开始。给他们做了很多的题,其中语法题目不多,就是找类型题讲,但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就很多,我认为只有海量的阅读理解才是让这些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方法和出题人的目的,同时在讲阅读文的时候我也可以从阅读文中发掘一些平时经常出现的语法知识和作文材料,并潜移默化地教给他们一些阅读方面的技巧。对于作文,由于时间不多,不能进行全面的作文训练,更多的是从上课时对阅读练习材料中提取有用的词句,并对内容较适合的文章进行内容上的扩展。另外,这个寒假我特别看重的就是听力。对于听力练习我的要求是第一次回答题目,第二次除了检查答案外还要留意听力文段中其他信息点,听完后我提问,这样就使到学生在做听力时精神能够十足的集中,做到不漏听错听。现在的题目语法大多数集中在单项选择和完型填空。在这个方面上我觉得题目不在乎多,而在乎精,而且同一个类型的题目在我的试卷中只会出现3次,一次很详细地讲,一次复习,剩下一次就是考验学生对知识吸收了。语法对学生来说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因此我就把个人对题目的理解以及一些技巧应用在题目上,即使有时可能讲得比较粗俗,但只要他们能记住也就达到目的,了。从他们在做题的情况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基础的不牢固,所以有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因此也希望他们能够把所记的课堂笔记不时翻翻,笔记里多用了图和线来解释语法,较容易接受和记忆。
  从他们口中和平时练习可以体会到现在的初中教育特别是普通中学的英语的教育就欠缺了真正地去理解什么是英语。由于考虑到升学和课时紧张的问题,很多老师都把一本完整的英语课本拆得四分五裂,而忽略了作者出书的目的。每个单元的各个部分都有其内在的联系。而且,我们可以把中文说得很好,原因是因为我们处于这种环境中,我们无时无刻不用中文思考。因此,作为老师同样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This/That is….”,“It’s ….”,“I am….”。接着随着学的东西多了,就可以把学过的句型短语应用在日常的交谈中,如:“as soon as”,“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too…to”,“so..that”和两类型的感叹句等等,这些也就是平日的口语练习。虽然现在中考考试还不要求口语考试,但对于初中的语法,更多地是来自平时的口语练习而得到的一种语感,当然必要的语法分析也要的,在这个方面上很多老师忽略了对口语的练习。比如,有一次我单项里面出现了一道这样的题目:
Do you have anything _____ at the meeting?
A. say B. to say C. saying D. said
五个学生只有一个选对,答案就是B,其实have something/nothing to do表的是某人有什么事要做,这个相信平时有读课文的都会选,而且是道送分题,但其他四个学生还是不知道怎么选,说真的这道题如果要用语法知识来解释有很多很多,而且不易理解,但会做的人很少想到那些难懂的语法知识,而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也就是说平时读多了说多了自然就懂了。
口语练习不仅仅对语法的学习有帮助,还有利于学生写英语作文。现在的初中英语书面表达,大概都在80字左右,其实80字就是5-6个句子,对于口语好的同学就一个topic来展开说五六句不是什么问题,再加上一些句型和词组的整合,就成了一篇很好的文章,这样所花的时间少,而且也减少了低级错误。
另外,大班制限制到老师们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一般老师只是通过考试的分数来整体分析,也就是说只能针对较多同学做错的题目来讲解,对于部分学生,不懂的不讲,懂的偏要讲。其实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们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讲全班大部分同学较弱的知识点,在课后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对某部分知识较薄弱学生进行个别加强,不过也相应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
最后,英语是一种语言,而不是一个科目。如果单纯地为考试而学习英语,这样学起来太累了,你也不会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而将一些外国的人文风情和学习英语结合起来,这样你就会更有学好这种语言的欲望,考试不再那么可怕啦!

作者:王老师(223036)07-03-10 02:26回复此贴
回复内容:
百分·中山家教网 ©2003-2015